当前位置: 首页 > 期刊 > 《中国中药杂志》 > 2014年第19期
编号:12639683
中药分子鉴定发展中的若干问题探讨(2)
http://www.100md.com 2014年10月1日 中国中药杂志 2014年第19期
     2.2 产地鉴别 药材的质量因其产地不同而存在差异,已成为业界公论。从总体上来看,近现代药材被划分类为川药、广药、云药、贵药、怀药、浙药、关药、北药、西药、南药十大类别[25]。从单一品种来看,按照产地命名的药材种类繁多,如当归可分为岷归、云归、川归、窑归等[26];菊花可分为亳菊、滁菊、贡菊和杭菊等[27]。随着对“道地药材认证”、“地理标识产品认证”等工作的重视,对产地鉴别标记的开发已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。

    除提取传统区域性状鉴别特征外,分子鉴定有望成为产地鉴别的有力工具,主要体现在以下3种手段:利用分子谱系地理学基本理论,分析不同产地药材单倍型,构建网状进化树,并结合单倍型和进化树筛选可进行产地鉴别的分子标记[28]。利用遗传学理论,筛选与药材活性成分积累相关的功能基因,通过比较其在不同产地药材功能基因的变异程度差异,筛选可用于进行产地鉴别的分子标记[29]。利用代谢组学等技术筛选获得产地特征成分标记物(群)[30],利用免疫检测技术制备成分相关抗体(群) ......
上一页1 2 3 4 5下一页

您现在查看是摘要页,全文长 4612 字符